为了更好地支撑电力系统大比例接入新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迎来快速发展期。面对工农业生产过程与生活中诸多热应用场景以及热力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升需求,“热储能与多途利用”技术具有建设规模灵活、应用场景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等优势。更重要的是,热储能可以实现能量存储之后直接进行热到热的应用,有效控制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大幅提升“储能—用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与热力发电系统结合间接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为探索热储能与多途利用新思路,促进相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动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热力发电》编辑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杨荣贵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杜小泽教授、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韩伟博士、华中科技大学胡红云副教授担任特约主编,策划“热储能与多途利用”专辑,拟定于2023年第1期出版。征稿方向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热储能材料与材料开发
2.光热发电技术及系统装备
3.电加热技术及系统装备
4.热储能耦合深度调峰技术
5.热储能耦合多源固废热处置技术
6.热储能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
7.热储能系统评估及综合效益评价
8.热储能耦合热泵高效储热技术
二、截稿日期 2022年10月15日
三、投稿要求
1.专题仅收录未曾公开发表的技术论文、研究综述,拒绝一稿多投。
2.投稿论文应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充分体现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3.作者须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负责,请勿涉及保密内容。
4.投稿论文应参照《〈热力发电〉论文投稿模板》撰写,技术论文6000字左右为宜,研究综述10000字左右为宜。
5.论文一经评审录用将开具录用通知并对优秀论文实行网络首发,全部论文计划于《热力发电》2023年第1期统一出版。
四、投稿方式
投稿请登录《热力发电》网站http://rlfd.tpri.com.cn,点击“作者在线投稿”,完成注册后按照提示在线投稿,投稿时“计划栏目”请选择“热储能与多途利用”。
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热力发电》编辑部
2022年6月28日